 |
您目前的位置:首页--行业资讯 |
|
提升港口集装箱码头作业绿色低碳化水平,是践行“双碳”战略、建设智慧口岸的重要内容。辽宁省大连自贸片区以集装箱码头公司(以下简称dct)及大窑湾港区相关物流园为试点示范,持续赋能码头降碳减排,积极助力大连智慧口岸建设。
自2023年12月建成运行的“大窑湾·智慧港口2.0”项目,为dct提供智慧管理系统,实现口岸客户全流程线上业务办理等功能,减少因“跑手续”造成的非生产停时和能源损耗。码头内的无人集装箱卡车均为电力驱动,充电1小时可连续作业10小时—16个小时,与内燃机驱动的水平运输方式相比更节能。在自动化的基础上,试点项目还实现了智慧和绿色升级,采用“自发自用、余电上网”的运营模式,在集装箱码头物流园区库房房顶安装1.3万余块光伏太阳能板,新建3座箱式变电所,年发电量超过400万千瓦时,推动港口能源结构持续优化。
在智感环境方面,dct码头设置了3个室内及1个室外环境监测点,对涉及码头水、电、空气、气象、潮汐五大类环境要素的数据全面集成,在此基础上进行全面感知和智能控制,实现节能减排。2023年以来,dct码头同比用电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3.3%,用油减少2.9%,码头综合减排3.3%,节能降耗成效明显。
( 责任编辑: ) |
|
|
|
 |
|
因地施策,破解停车难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