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您目前的位置:首页--学校行动 |
|
迎着朝阳,踏着晨露,他们是活跃在新乡市区的“蓝精灵”;卫水河畔、公园广场,他们在炙热的七月传递青春正能量。
“环境保护”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但实施起来却会遇到很多问题。环境学院“美丽新乡”环保宣传服务队自成立以来,始终以环境保护为宗旨,在不断地实践探索中找寻最贴近生活的绿色方式,为民众在炎热的七月送去丝丝清凉,也在原始的环保理念上不断推陈出新。
水质检测:饮水当思源
系线、抛瓶子、涂卡。这不是在玩过家家,而是实践队员们对卫河以及共产主义水渠的水质调研。
为了减少气温等因素对测试结果的影响,队员们在沿途调研的两天里尽早集合,徒步十余公里,在预设的调研点采集水样进行检测。同时,队员们还向当地居民询问近年来卫河及共产主义水渠水质变化的相关情况及水质对居民生活的影响。
氨氮、COD、总磷等指标的检测是判断水质状况的主要方法。队员们通过专业仪器对相关数据的检测,发现相关指数明显偏高。饮水当思源,卫河作为新乡市的母亲河,在城市的发展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作为志愿者,更应当唤起人们对“母亲河”的环保意识,保护“卫河”,刻不容缓。
公园创“绿闪”环保争先行
“我到现在还清楚地记得当时去人民公园开展活动时的场景。那天下午人很多,地上也有不少垃圾,我们在捡拾垃圾的过程中恰好遇到了这里的环卫工人。环卫工人当时对我们说出的那句‘孩子们,你们辛苦了’现在都还记得。其实觉得挺惭愧的,虽然打扫卫生是他们的分内之事,但这却是因为民众的不自觉造成的不是吗?希望这样的活动可以唤起人们心中的环保意识。”实践队员刘亚冲在每天的例行总结会上说。
启动仪式结束的当天下午,环保宣传服务队的志愿者们乘坐公交车来到人民公园捡拾垃圾,队员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向来往的市民宣传保护环境的重要性。看到有随手丢垃圾的市民,队员们进行耐心的劝阻和引导。
当天活动现场,一位年轻的妈妈带着自己的孩子经过人民公园时看到了队员们的活动,主动让自己的孩子加入到捡拾垃圾的队伍中。她的举动也让队员们看到实践活动的意义。
一杯水,一份情;一次交换,一场感悟
“家里的儿童书孩子只看了一次就再没怎么翻过,都是全新的,好好的资源都给浪费了。不如拿到这里做一下交换,也算是资源循环利用,把它转给需要儿童书的家庭,还能换到现在更需要的东西,也让孩子在交换中学会分享,挺好的一次交换活动。”活动现场,一位大妈带着自己的孙女在现场交换到需要的工具书后激动地说。
为弘扬“生活方式绿色化”理念,践行绿色生活,环境学院“美丽新乡”环保宣传服务队的队员于7月9号至12号在新乡市烈士陵园英雄广场举办“低碳环保,以物换物”公益活动。而这次的活动,也得到了当地“义工之家”及“天启小义工”的支持。
毛山林,新乡市义工之家发起人,这位全国首批“五星级志愿者”、“中国好人榜”和“最美新乡人”上榜者,却是一位因先天性脊椎裂、腰椎弯曲呈C型,双下肢瘫痪,左下肢完全丧失功能的志愿者,就是这样一位重度残疾人,头顶多个荣誉光环却一直在默默无闻地帮助他人,也一直为环保公益事业做着自己的贡献。
“当我们的‘低碳生活、以物换物’活动找不到合适场地和相关支持时,毛老师为我们伸出了援助之手,从活动的策划完善到场地申请、从活动宣传到毛老师一直为我们出谋划策;在自己用手推着轮椅跑前跑后,我们有没想到的地方毛老师赶快给我们指出;我们忙得满头大汗时,毛老师会我们递来水。没有毛老师,我们的活动也许半路就夭折了,更谈不上取得如此好的效果。”实践队副队长杨[FS:PAGE]清晨说道。参与活动的19名队员都被毛老师付出的一切所感动,一位身患残疾的人都能一直默默为这个社会竭尽所能奉献一切,更何况我们这些健全健康的人呢?每天做一件为保护环境的力所能及的事情,这一生我们其实都在做着伟大的事情。
同时,本着传播“换方便,换快乐,换友谊”的理念,队员们鼓励市民们拿着闲置物品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经过队员们的努力和周围市民的宣传,越来越多的人闻讯参与到活动当中。
在开展活动的4天时间里,百余件物品的免费捐赠、千余件的物品在市民手中得到交换,大家在物品交换中既达到了“各取所需”的目的又了解到建设资源节约性社会的重要性。
正值新乡的高温天气,市区里,有这样一群可爱的人,他们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努力扫净人们心底的灰尘。而“美丽新乡”环保宣传小分队的成员,在英雄广场开展“以物换物”活动的同时,也向周围的环卫工人及执勤的协警送去一份清凉。
他们是生活在城市底层的劳动人民,却默默地做着“城市的美容师”。一份饮品虽然不是万能的,却送去志愿者对劳动人民的真诚的问候和感谢。感谢你们为城市所做的一切,你们辛苦了!
实践虽短,志愿者们却收获颇丰。“美丽新乡”环保宣传服务队的每一位成员,用微笑传递爱,用行动感染身边的人,用自己的方式为环保出力。七月的新乡,有这样一群“蓝精灵”,他们在阳光下灿烂,风雨中奔跑。身为环境人,他们在路上,始终在前进。
( 责任编辑:管理员 ) |
|
|
|
 |
|
因地施策,破解停车难 |
|
|
|
|
|